×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BC

败笔连连 微软帝国在中国遭遇信任危机----(转)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世界上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向微软这样受到长期而广泛的关注,从政府首脑到平民百姓,大概谁都不会对那个像旗帜一样飘扬的窗口标志显出陌生。但同时,人们也对微软这个超级软件帝国感到惧怕,垄断、诉讼这样的词汇更像噩梦一样伴随着微软而挥之不去。

从1992年微软公司在北京设立办事处、1995年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微软便制定了在中国长期投资和发展的战略,微软的产品与技术不但在中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更深入到千家万户,以一种全新观念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但人们对微软所持的态度,也成了传媒追踪的热点。

2000年,吴士宏离开微软,高群耀博士走马上任,此时的微软遭遇信任危机。为了了解目前中国的IT用户心目中的微软以及人们对微软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的评价和看法,IT业内的知名研究机构新华信市场研究咨询公司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和传真等多种方式对400多位IT产品企业用户进行了调查。

调查发现,微软得到了IT企业用户的广泛关注;多数用户对微软(中国)有着非常积极的正面认识,并认为微软正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人们的眼中,微软已经不再是一家仅以赚取利润为第一要务的企业,它为推动中国IT产业的发展正在付出很大的努力。人们对于微软(中国)在为中国培养技术、管理人员方面所做出的工作表示出很强的认同感,同时,他们也非常认同微软(中国)是一家有远见的公司,并富有创新精神。

2002年,微软在北京市政府采购中落败,高群耀离任,人们再次对微软产生了信任危机。

尽管微软(中国)与其他在国内的国际性公司有许多不同之处,但人们还是可以通过这些公司的不同做事风格进行比较,帮助微软找出人们存在负面认识的原因。


发展战略

在与业内人士的讨论中,有些人认为,微软进入中国的战略意图并不是十分明晰,缺乏一个成形的长远规划,从这点上看,英特尔的目标则十分清晰,他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于一个赋能者的角色,帮助合作伙伴和渠道商共同发展,同时,在英特尔的公关策略中,强调的是受人尊重、技术领袖和做优秀的企业公民,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

但微软只把自己粗略地定义为强调合作伙伴关系,这未免让人有些担心,伙伴是可以用来背叛和出卖的,从这点上来看,微软有点像掠夺者。

市场培育

中国是个跳跃性成长的市场,而不是循序渐进。这需要一种长远的发展眼光。英特尔进入中国,用了两年的时间进行市场投入,帮助规范和教育渠道,参与他们的业务,甚至细微到选择在哪些媒体投放广告、以及店面的布置、人员的培训等,参与了几乎所有的环节。同时,英特尔还帮助OEM厂商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组建非盈利性质的软件研究室,为未来投资。

但微软进入中国,并没有选择自己开拓和培育市场,或者说着力不够,如果把英特尔比作掘井人的话,微软只能算卖水者。

人才培养

微软的许多教育认证在人们眼里,只是高薪酬的等价交换,为了获取这一资格,所有的人都需要预付出一笔不菲的金钱代价,尽管很多教育培训机构不过是微软的附庸,所有的利润都装进了自己的腰包,但微软在教育投入上的小家子气,还是让人颇有微词。反过来看,英特尔到更愿意把所有的职业技能无偿交给从业者,并且,在第一时间把最好的产品拿到中国来的同时,也让中国的技术人员参与到全球的项目研发中去。

社会公益

英特尔的市场策略是培育所有可能的潜在消费者,这些环节包括学校、政府机关甚至党校,丰富多彩的市场促销活动也会打上亲情的烙印,从90年代的“合家欢”,到全国800多家体验中心,直到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小博士工作室”,都体现出了英特尔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良苦用心。此外,英特尔还赞助了有着科技奥运会之称的“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与国家教委合作的教师定期培训项目等,英特尔在刻意打造着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

但对于微软(中国)在中国公益事业方面做出的努力,人们的认同程度相对较低。

以上这些比较,不过是人们对于微软做出的表象而具体的评判,对于微软这样的家族式企业,无论是管理还是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上,一定还有更大的差异和隔阂,WTO的到来,为中国同国际接轨架设了一座桥梁,同时,也为西方企业了解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的心态洞开了一扇窗口。

无可否认,对于微软的垄断、为富不仁这样的形容,媒体有放大了来看的嫌疑,但庞大的微软帝国和比尔盖茨的美国小子似的发迹史,很难让人们从心理上不对他保持怀疑和警惕,这种恐惧的根本原因在于地域、文化上的差异,这就有待于那些社会学家、人文学家从更深的层面上进行分析了。(南方都市报 谷龙)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工作学习 / IT杂谈 / 败笔连连 微软帝国在中国遭遇信任危机----(转)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世界上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向微软这样受到长期而广泛的关注,从政府首脑到平民百姓,大概谁都不会对那个像旗帜一样飘扬的窗口标志显出陌生。但同时,人们也对微软这个超级软件帝国感到惧怕,垄断、诉讼这样的词汇更像噩梦一样伴随着微软而挥之不去。

    从1992年微软公司在北京设立办事处、1995年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微软便制定了在中国长期投资和发展的战略,微软的产品与技术不但在中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更深入到千家万户,以一种全新观念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但人们对微软所持的态度,也成了传媒追踪的热点。

    2000年,吴士宏离开微软,高群耀博士走马上任,此时的微软遭遇信任危机。为了了解目前中国的IT用户心目中的微软以及人们对微软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的评价和看法,IT业内的知名研究机构新华信市场研究咨询公司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和传真等多种方式对400多位IT产品企业用户进行了调查。

    调查发现,微软得到了IT企业用户的广泛关注;多数用户对微软(中国)有着非常积极的正面认识,并认为微软正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人们的眼中,微软已经不再是一家仅以赚取利润为第一要务的企业,它为推动中国IT产业的发展正在付出很大的努力。人们对于微软(中国)在为中国培养技术、管理人员方面所做出的工作表示出很强的认同感,同时,他们也非常认同微软(中国)是一家有远见的公司,并富有创新精神。

    2002年,微软在北京市政府采购中落败,高群耀离任,人们再次对微软产生了信任危机。

    尽管微软(中国)与其他在国内的国际性公司有许多不同之处,但人们还是可以通过这些公司的不同做事风格进行比较,帮助微软找出人们存在负面认识的原因。


    发展战略

    在与业内人士的讨论中,有些人认为,微软进入中国的战略意图并不是十分明晰,缺乏一个成形的长远规划,从这点上看,英特尔的目标则十分清晰,他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于一个赋能者的角色,帮助合作伙伴和渠道商共同发展,同时,在英特尔的公关策略中,强调的是受人尊重、技术领袖和做优秀的企业公民,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

    但微软只把自己粗略地定义为强调合作伙伴关系,这未免让人有些担心,伙伴是可以用来背叛和出卖的,从这点上来看,微软有点像掠夺者。

    市场培育

    中国是个跳跃性成长的市场,而不是循序渐进。这需要一种长远的发展眼光。英特尔进入中国,用了两年的时间进行市场投入,帮助规范和教育渠道,参与他们的业务,甚至细微到选择在哪些媒体投放广告、以及店面的布置、人员的培训等,参与了几乎所有的环节。同时,英特尔还帮助OEM厂商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组建非盈利性质的软件研究室,为未来投资。

    但微软进入中国,并没有选择自己开拓和培育市场,或者说着力不够,如果把英特尔比作掘井人的话,微软只能算卖水者。

    人才培养

    微软的许多教育认证在人们眼里,只是高薪酬的等价交换,为了获取这一资格,所有的人都需要预付出一笔不菲的金钱代价,尽管很多教育培训机构不过是微软的附庸,所有的利润都装进了自己的腰包,但微软在教育投入上的小家子气,还是让人颇有微词。反过来看,英特尔到更愿意把所有的职业技能无偿交给从业者,并且,在第一时间把最好的产品拿到中国来的同时,也让中国的技术人员参与到全球的项目研发中去。

    社会公益

    英特尔的市场策略是培育所有可能的潜在消费者,这些环节包括学校、政府机关甚至党校,丰富多彩的市场促销活动也会打上亲情的烙印,从90年代的“合家欢”,到全国800多家体验中心,直到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小博士工作室”,都体现出了英特尔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良苦用心。此外,英特尔还赞助了有着科技奥运会之称的“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与国家教委合作的教师定期培训项目等,英特尔在刻意打造着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

    但对于微软(中国)在中国公益事业方面做出的努力,人们的认同程度相对较低。

    以上这些比较,不过是人们对于微软做出的表象而具体的评判,对于微软这样的家族式企业,无论是管理还是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上,一定还有更大的差异和隔阂,WTO的到来,为中国同国际接轨架设了一座桥梁,同时,也为西方企业了解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的心态洞开了一扇窗口。

    无可否认,对于微软的垄断、为富不仁这样的形容,媒体有放大了来看的嫌疑,但庞大的微软帝国和比尔盖茨的美国小子似的发迹史,很难让人们从心理上不对他保持怀疑和警惕,这种恐惧的根本原因在于地域、文化上的差异,这就有待于那些社会学家、人文学家从更深的层面上进行分析了。(南方都市报 谷龙)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微软的公关手段是我接触过的国内著名外资公司中比较糟糕的, 跟IBM, INTEL等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