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BC

广告:《了解CAS讲座》。主讲人:多伦多CAS培训部经理江建丽,欢迎现场提问。

时间:本周日6月28日下午2:00 – 4:30。

变更后的地址:1050 McNicoll Ave. Unit 1. (位于 Pharmacy / McNicoll 西北角)。见附图。

(原定地点为:Ellesmere Community Recreational Centre, 20 Canadian Rd. Scarborough, (Warden / Ellesmere,Costco 对面)。因市政工人罢工,无法使用。)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茶话 / 社会 / 广告:《了解CAS讲座》。主讲人:多伦多CAS培训部经理江建丽,欢迎现场提问。
    时间:本周日6月28日下午2:00 – 4:30。

    变更后的地址:1050 McNicoll Ave. Unit 1. (位于 Pharmacy / McNicoll 西北角)。见附图。

    (原定地点为:Ellesmere Community Recreational Centre, 20 Canadian Rd. Scarborough, (Warden / Ellesmere,Costco 对面)。因市政工人罢工,无法使用。)
    • I have learned that she used to be the manager of the training department. Could you please ask her to bring some copies of their training manuals(especially about intake), their rules and policies?
    • Will she be answering every single question about CAS? I also hope the management for this meeting will be neutral.
      • 建议让这个主讲人要来这个论坛看看,预备回答问题
        • 最好找个心理医生,可能有很多心理有问题人出现
          • 带好针剂备用
        • 建议MAY一定到场帮助
          • 吃饱了撑吗,美好夏天,干吗要浪费时间去听CAS ,俺一辈子也不会和他们有关系, 因为俺是正常的人,俺家庭是正常家庭
            • 这个回答,心理很健康!
            • 另外要准备好有其他儿童保护机构的工作人员扮演父母,挑战演讲人,最好有警察一起
            • 看你反应, 非常的需要医生配药.
    • 了解江建丽的观点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都市记者专访:走进儿童保护组织CAS


      [ 时间:2009-06-19 08:38:29 | 来源:都市报 ]

      儿童保护组织(Children’s Aid Society,以下简称CAS),对于大陆移民来说是一个需要了解的组织。移民到了加拿大,CAS的出现令一些华裔父母感到困惑。加上道听途说的一些案例,网络上有人谈CAS变色。甚至有人认为CAS是多管闲事,靠把孩子带走来维持该组织的生存,等于变相的绑架。还有人在网上表示,一些家庭悲剧的产生应该由CAS负责。这些过激的反应,可以说是对CAS不了解的一种表现。那么CAS到底在做什么,遇到CAS找上门应该如何应对,是抗争还是合作?

      《加拿大都市报》记者两周来分别走访了皮尔区和多伦多CAS,希望从多方面了解到CAS的运作流程。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记者向多伦多CAS的公关部要求,希望有华裔员工接受访问,目的是基于相似的文化背景,对华裔案例可能会有更有指导意义。

      多伦多CAS员工培训部经理江建丽15年前来自香港,她以前是学习中文专业的,移民后继续学习了社工专业。进入CAS之后长期在第一线从事保护儿童的工作,2000年成为保护小组主管,2006年开始做培训部经理,当本次采访结束之后她又将调任到义工管理部做经理。

      CAS权力的确大

      记者和江建丽谈到部分新移民表达的对CAS的恐惧心理,江建丽表示很理解,她说这种担心不单单是在华裔社区,其他主流社区和别的少数族裔都有类似的问题。因为CAS的权利的确很大,在一些人的眼中甚至太大。当CAS介入的时候,因为有法律和政府的规定,不像其他社区服务组织,你可以拒绝、不配合。CAS一旦介入,有一种强制执行的味道,不是你说想甩掉就甩掉那么简单。

      据江建丽介绍:加拿大政府和法律(《儿童和家庭服务法》)之所以赋予CAS这么大的权利,是因为儿童是最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群体,而且百年来的经验教训显示,确实有不少家长存在不同程度虐待、性侵孩子的现象。如何管教子女,不单是一种西方流行的文化,其他族裔也已经开始反思,这也就是CAS在世界很多国家存在的原因,她保护了很多不幸的儿童免受折磨,这不是加拿大自创的,她有效地保护了儿童获得适当照顾的权益。

      CAS会尊重父母

      江建丽表示:常见的需要保护的情形有:体罚孩子、性侵、精神虐待、疏于照顾、家长和孩子的沖突等。华裔家庭主要集中在体罚孩子、精神虐待、疏于照顾、家庭暴力、与孩子沖突等。

      江建丽告诉记者:在加拿大孩子是备受关注和保护的,《儿童和家庭服务法》要求所有专业人士发现、怀疑有儿童需要保护必须马上报告CAS。因此无论是医生、老师、校车司机等,发现可疑情况都要报告给CAS,至于有没有发生过虐待儿童的行为,他们不需要调查核实,只需要及时报告。所以说,CAS接到报告的途径很多,他们处理的方法也是因家庭而异的,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度而定。

      江建丽说,如果情节严重的话会要求报告人暂时滞留保护该儿童,等待CAS人员在第一时间调查询问受害人。与此同时,工作人员会调查涉及人员受否有虐童歷史记录、警方纪录等。因此,她强调只要家长在体罚孩子时留下印记或者伤痕,就很容易被发现,这也是她在工作中常见的现象。虽然《刑法》第43款规定家长允许使用适当的体罚来教育孩子,而且在中国的传统生活中,大家都有回家被家长打,在学校被老师打,训练被教练打的经歷。但是在加拿大,无论在哪里都不用担心别人会打你,至少在法律上是不允许别人侵犯你的。但遗憾的是在很多华裔家庭中,家长们牢记那句俗话叫做“棍棒底下出孝子”,还是习惯于打孩子。

      江建丽指出,体罚不是一个最理想管教孩子的方法,CAS会尊重父母的意见。父母最了解孩子,但一旦孩子身体受到伤害,CAS一定会介入。当然介入之后也不是那么可怕,CAS目前的做法是希望和家长沟通,帮助家长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

      江建丽说她经常会问家长“你打他有没有帮助解决问题?”,事实往往是越打越不听话。打孩子可能在那一刻有效果,长远看来孩子从家长的身上学到的是一种病态的处理问题方法和价值观。他会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又快又好,他长大后再去打自己的孩子,甚至打别人。

      她建议,家长最好是平心静气,首先梳理清楚自己的思路,把一切计划好,想好了再说,指出错误的后果。这个后果是在计划之中的,是他引起的,而不是家长一时沖动打孩子。要孩子自己对行为负责,而不是家长负责去打孩子。跟孩子反复讲自己的期望和做事的道理,久而久之会潜移默化。如果父母的心都不定,一会让孩子干这个一会干那个,孩子会无所适从。

      就CAS运用权力的方法引起社会上不少争议和误解的问题,江建丽就此表示,安省CAS系统近十年来也在不断检讨自身的工作,努力改变自身体系和工作方法,以适应多元文化的现实。比如说对体罚孩子案件的处理,家长有表达他们意见的权力,他们的意见也应该被尊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决定权最终还是父母,CAS尽量帮助父母掌握教育的技巧,确保孩子身心的健康,而不是简单地带走。一般来说,9个家庭个案中只有1个孩子会被带走。

      江建丽告诉记者,孩子需要提供保护的原因不只是家长打孩子,还有对孩子疏于照顾。比如随意把没有生活经验的孩子放在家里,自己外出工作或者办事,置其于危险之中。另外就是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打架。这种情况CAS也会认为孩子会有不安全感,在警察指控打人者的同时,CAS也会要求法庭令让施暴者暂时离开这个家。这一点对于华裔家庭来说,可能比较容易不当回事儿,误认为两口子吵架打架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另外,孩子到了叛逆期,家长和孩子沖突就成为新的矛盾。有华裔家长因不满孩子的言行,会赶孩子出去,相对于体罚来说,这种情况不是太多,但也是应该引起重视的。

      如何面对CAS介入?

      江建丽表示,刚才提到CAS也在不断改善自身的服务,其中一个重大的转变就是在把孩子送到寄养家庭之前,尽量寻找、选择孩子的亲属代管,同时尽力帮助父母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让孩子早日回到原来的家里。

      江建丽说,她希望读者对CAS的处理程序有一个了解,不至于惊慌失措,学会正确的处理态度和方法。比如说,事情发生后每一个案例都会由主管人员监督,不是某个个人可以操控和决定的。一般来说,CAS会和警方联合调查,但是侧重点不同。警方主要看是否有犯罪行为,CAS则注重家长是否未能保护好儿童。CAS完成调查后,基于调查的结果作出安全评估,以此来决定是否带走孩子。

      据江建丽介绍,安全评估是一个问题的答卷,其核心意思就是如果CAS人员离开后孩子是否安全。如果家长在警方和CAS人员面前为争辩而暴躁地尖叫,甚至仍旧歇斯底里、对孩子恶言恶语,他们很难相信孩子在那里是安全的。如果需要他们出手才能让家长安静下来,很难说服CAS人员相信家长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孩子基本上是要被带走的。这是一种北美文化,和政府官员讲话的时候需要如实回答问题,不能开玩笑或者耍诡计,更不能情绪过于激动。

      所以,如果CAS决定带走孩子,不要在现场争辩,否则的话在场的警员就需要维持和平秩序。很多人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再怎么样也不会对孩子不利。江建丽认为,这是一种双重标准衡量的结果,你认为对孩子很好了,但是不符合当地的法律,还是需要改进的。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案例都是带走那么简单,如果父母和CAS有协议,同意按照计划整改,那么往往不用上法庭。如果态度粗暴,坚持自己没错,那就只有上法庭,让法官来判定怎么处理。

      多伦多CAS几年来一直在推行一个亲朋照顾计划,希望以此来取代寄养家庭。她介绍说,不仅仅是亲属,甚至好的朋友也可以。她表示,华人传统上都有帮朋友暂时照顾孩子的做法,只不过不是太正规,没有合约而已。在CAS的案例中帮助照顾孩子要正规一些,只要家长可以找到合适的亲属、朋友愿意帮助照顾,经过CAS人员的调查审定,符合条件的话一般会尊重家长的意见,不会坚持送到寄养家庭的,这是一个很大的改进。

      江建丽说,按照规定,CAS每一宗孩子要被带走案件都要在5天之内上庭,所以家长不要着急。遇到CAS找上门带走孩子的情况,一般第5天会有上庭辩解的机会。因此千万不要当场和CAS工作人员和警察发生沖突,那样只会把事情搞得更糟糕。

      解读儿童死亡的传闻

      网上一些网友在激辩的时候,会以安省儿童倡权(Ontario's child advocate)专员艾尔曼 (Irwin Elman)向省议会提交的首份年度报告为例,该报告声称,2007年共有90名儿童死于安省儿童福利系统保护之下,其中16名死于事故,9人自杀身亡,4名在凶案中死去,8名死于自然原因,22例被列为死因不明,17例有待归类;14例与疾病有关。但根据多伦多星报2008年的一篇调查显示,这些死亡个案与CAS的介入并无直接关系。案例显示在CAS接手的时候,这些孩子已处于生命之火濒临熄灭之时,他们在 CAS的监护下,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江建丽在记者采访时也证实了这一点。她表示她经手的一起死亡个案就是一名婴儿,生下来就是残疾,完全靠各种生命辅助仪器才能勉强生存。她的父母都很疼爱这个小生命,但是都要上班,完全无法照顾她,就把她交给CAS。来的时候小生命就已经快不行了,最后还是死在CAS里,孩子的父母和CAS都深表惋惜,但是这类死亡也要记入CAS的死亡数字里,孤立地解读这些数字显然是一种误会。

      孩子该谁抚养?

      如果CAS要带走孩子,法庭将会怎样判呢?根据江建丽介绍,被带走孩子一旦没有亲属和朋友照顾,法庭又判定孩子一定要离开家,这就涉及到选择寄养家庭。这里有一个年龄划分的问题,她表示6岁以下的儿童,法庭一般在一年之内就会裁决孩子未来的永久安排,可能回到父母身边,可能被他人收养。有的家长改正得快,孩子1、2个月就回去的都有。因为CAS也希望孩子有一个稳定的家,孩子越小越容易接受其他家庭,其他家庭也容易接受小孩子。此外,6岁以下一般来说是父母单方面存在问题,小孩子不会怎样。因此改正起来比较简单,只要父母按照CAS的协议做了,家庭环境、教育措施得到改善,孩子很快就会回来。

      另一种情况是6岁以上的孩子,他们多半与父母有比较深的感情,但是孩子也开始有自己的主见,这时矛盾的根源往往来自双方,因此改正的时间相对要长一些。一般来说,法庭会在2年之内对孩子的去向作出裁决。

      按照江建丽的介绍,这些孩子的出路有三种选择,一是返回原来的家;二是寻找领养人;三是亲属申请永久监管权(不是领养)。如果孩子很大,比如在12岁以上的话,领养人难以与孩子建立信任,但孩子又不能回家,他们会在寄养家庭里继续接受照顾,直到成年为止。

      按照江建丽的分析,家长配合CAS是孩子能否回来很关键的一步。如果某人打孩子,CAS会要求他学习儿童管理技巧、愤怒控制,或者接受社工的家庭咨询服务;如果某人涉毒,CAS会要求他接受戒毒治疗和咨询服务。如果某人精神有问题,心理医生或者精神科医生会介入,提供治疗和咨询服务。如果家长尽可能地向CAS提供自身在这些方面的进步,这样孩子就可以尽快回到身边。相反,当事人只想着如何打官司,事情反而会更糟,漫长的审理和判决可能会拖上几年。

      华裔寄养家庭难求

      多伦多星报记者Noor Javed在2008年10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由于经济不景气,多伦多CAS所需的寄宿家庭严重短缺。在1990年代开始保护儿童的案例勐增,对寄宿家庭的需求数量很大。

      多伦多CAS寄宿家庭主管Marc MacDonald曾表示,经济下滑很多孩子的生存状况变得恶劣,对寄宿家庭的需求就相应增长,但是愿意成为寄宿家庭的人却在变得稀少。即便在经济繁荣时期,多伦多寄宿家庭收留孩子的数量在全省也仅仅是倒数第二,只有49%受保护的儿童生活在寄宿家庭中,其他的则生活在集体家庭、亲属家,青少年则是独立居住。这些寄宿家庭分布范围很广,有的甚至在Peterborough和 Niagara Region。

      坊间也有很多关于寄养家庭的传闻,说寄养父母是为了孩子每天50元的补助,对孩子生活克扣,甚至二次虐待孩子。对此江建丽表示,CAS有专门的部门监管寄养家庭,每个寄养家庭都有员工取定期察看。安省也有一个“寄养家庭照顾儿童标准”,这是一个统一的模式,孩子的花费也有科学的计算。

      江建丽指出,寄养家庭完全是义务的,政府没有补助,也不能从孩子的补助中克扣。这些人都是经过严格审核,具有爱心,愿意帮助保护儿童的人士。

      因为现在找一个合适寄养家庭不容易,CAS尽量希望找和孩子相同族裔的寄养家庭,这样可以保护孩子的文化传承,也便于成长。但目前华裔寄养家庭很少,其他少数族裔也面临这一问题,所以她唿吁更多有爱心的华裔家庭可以加入寄养家庭的行列。

      江建丽表示,华裔有互相帮助照顾孩子的传统。如果加以规范化,可以让受保护的儿童在相同文化背景下生活,对孩子的成长和恢复有重大意义。她也答应安排记者对现有的华裔寄养家庭进行实地采访,以便让更多关心这一计划的人了解更多情况,也吸引更多热心的华裔人士参与其中,共同帮助新移民融入和适应加拿大的文化。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到底是了解,还是挑战,还是抗议 好像火药很重
    • 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这里集中一下,她愿意回答哪些以及怎样回答这些问题,由她自己选择。
    • 啊,都没有什么人报名,你们还要继续这个讲座呀?他们不要求一定要至少10个人参加了吗?嘿嘿,不然他们回去怎么交待EVALUATION 表格呢
      • 这是个问题。好像没有一个报名的。
        • 这是好事情。事实证明,广大中青年国移,精神健康问题不是很大,需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更少。
          • 笑死啦,嘿嘿
        • 我知道有两个人肯定参加。希望大家踊跃报名参加
      • 我发现你这个人就是对些形式上的东西特别热心, 好象不懂什么真正的是与非, 就象前一阵评柴玲, 听她两句英文就为她叫好, 其实你一点不知这个人, 当年不是因为她, 学生不会那么惨…
        • 嘿嘿,那是因为你的理解能力有些偏差,不明白我的真正意思是什么呢,所以,不管年龄多大,都有学习和继续学习理解别人说话的必要了。还有你也可能缺乏一些幽默感,不过,姐姐,不用担心啦,你会进步的,因为你很愿意读我的帖子,有进步的潜质
      • 剪不断,理还乱,看来这个案子正在石首化, 邓玉娇化,贺梅化。我上网意愿提供CAS过程资料,为华人社区做点事,不是替CAS辩护,不过社会大事不是我等小市民有力改变,望HEIDI好运。好了,再见!
        • you are nice. do not be a stranger!
        • 嘿嘿,好多真正在为CAS向更好方向改变的人士也许不知道肉联,或者不在肉联发表自己对这个事情的真实想法呢。相信吧,CAS会存在下去,即便不永远,也会很长很长时间,而且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我很乐观哦
        • 嘿嘿。我的意思是说,你怎么知道我们小人物无力改变大政策和大机构呢?走着瞧了。
          • 是呀,谁知道松鼠会不会在马路边检了个大炮仗,回去一查,是个核弹头~
            • 吓死啦,嘿嘿,今天垃圾工人罢工,你也不到悠悠去发表一下看法
              • 已婚的同学还是不要那么悠吧
              • 小弟住TH交管理费,垃圾是私人公司收。那些GARBAGE GUY罢工,关小弟X事,黑黑~
    • 地址变更:1050 McNicoll Ave. Unit 1. (位于 Pharmacy / McNicoll 西北角)。见附图。时间不变:6月28日下午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