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加拿大新天地工作移民诚聘求职顾问&行业导师!
Ad by
  •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加拿大新天地工作移民诚聘求职顾问&行业导师!

@BC

看看修改前的标题, Macleans作者意图更露骨: ’Too Asian’? A term used in the U.S. to talk about racial imbalance at Ivy League schools is now being whispered on Canadian campuses.”

31年前,CTV在W5电视节目“Campus Giveaway.” 用数分钟画面显示了华人挤掉了本地加人上大学的名额,镜头充满中国人面孔。华人立刻组织社团抗争,半年后CTV才为这个节目正式道歉。

最近,媒体Macleans 和 The Star 在同一天早晨几乎同时发表文章,联手演出了与31年前相似的节目:

The Star文章开门见山,通过举证华人集会上的口供证明很多亚裔没有兴趣和资质念大学专业。然后指出:“亚裔在校园的增长正激起Macleans 文章中对‘文化平衡’的忧虑"。

Macleans 则先用图片产生CTV W5中的同样视觉效果:中国人挥舞五星国旗来示意占领大学,并引用学生的话说:亚裔挤掉了白人上大学的名额。

在描述了某些亚裔的弱点和在校园独往独来状况后,Macleans突然唐突地说:美国过去有“Too Asian”的问题 和太多犹太人问题,解决办法是限制他们的入学量Bla bla, 然后说:“…加拿大没有这些限制,可能是好事,但是”导致了太多的亚洲人”concentration of Asian students。(种族歧视暴露无遗)

两个作者的要传达的意图:大学亚裔太多,其中很多没有资质念大学,美国的限制犹太人的办法可以移植到加拿大。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茶话 / 社会 / 华人社区对歧视华人的所谓“cultural balance”(即,大学应该限制华人入学数量)表示了关注? 这个比Rob Ford “狗” idiom习语的比喻严重,但华人却没有对“狗”那样强的反响。
    本月10日 (周三)多伦多《星报》头版发表一篇文章 Asian students suffering for success
    www.parentcentral.ca/parent/education/article/888368--asian-students-being-forced-into-university-maclean-s#comments

    第1段主题引子:"亚裔家长被自己的族裔社区批评,把孩子强行送进大学学科,其中很多孩子对学科没有真正兴趣或没有天才,经常不得不弃学"

    第2段,《星报》记者在华裔社团的会上听到警告呼声:"不要把孩子一味送往诸如engineering, medicine, accounting or pharmacy的专业,
    有些孩子不具备这些专业所需技能或低估,以致辍学,考败,或因作弊吊销课程,抑郁和焦虑"

    第3段直扣星报记者主旨:"亚裔在校园的增长正引起在加拿大最高学府对种族(文化)平衡的关注"。
    暗示应该减少亚裔生的入学比例。

    "this growing Asian presence on campus is sparking concerns about the cultural balance within Canada’s ivory tower,
    according to a report in Maclean’s magazine’s latest university rankings, released Wednesday."

    该文引用Maclean’s magazine 题为‘Too Asian’的文章是同一天发表的:
    http://www2.macleans.ca/2010/11/10/too-asian

    其中第3页提到在美国对亚裔进行分数歧视
    "..Asian applicants needed an extra 140 points on their SAT scores to be on equal footing with white applicants."

    "You can find well-documented internal discussions at places like Harvard and Yale and Princeton about why we shouldn’t admit these people,
    they’re working so hard and they’re so obviously ambitious, but we want to keep our WASP pedigree here."

    文章紧接着说,加拿大大学族裔问题已经成为危险,提议大学"recognize these issues and take them seriously."
    暗示应该采取上面美国大学的行为:

    The upshot is that race is defining Canadian university campuses in a way it did not 25 years ago. Diversity has enriched these schools, but it has also put them at risk of being increasingly fractured along ethnic lines. It’s a superficial form of multiculturalism that is expressed in the main through segregated, self-selecting, discrete communities. It would behoove the leadership of our universities to recognize these issues and take them seriously.

    这两篇其实比Rob Ford “狗” idiom习语的比喻严重,但华人却没有对“狗”那样强的反响。

    Chinese Canadian National Council 虽然出来反驳,但却集中在"孩子被迫入学"问题上,显得有些无力。
    http://www.parentcentral.ca/parent/education/article/888848--chinese-canadian-council-slams-the-star-and-maclean-s-for-story-about-east-asians-on-campus

    • 贴都在枫下觅巢那边,哪位好心的版主请帮忙搬过来? 希望有更多ROLIANS关注.
      • 为我们的孩子得到公平待遇。否则孩子以后在学校被老师有意压分数,找工作被人排外。如有游行抗议请通知。发邮件抗议是否发个样本在网上。谢谢。有人不光平衡我们还要剥夺我们孩子上学的权利,给孩子做榜样,不能让他们随便平衡孩子前途。
        今天看了thestar.com and comments . 我的孩子也非常重视,在学校也有人谈论。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权利,不能被平衡掉。否则国会和公司管理层都是白人为什么不平衡。thestar.com comments said 白人不学习是因为长大后自然有好工作,没人白送我们工作。和美国做比较,为什么不比美国的中国人当市长,当部长!
        • so agree! give an sample and all parents will send it. kids also have their right to say something to this.
        • 附一下我发出去的平权会LETTER,谨供参考. 还有顺便提醒一下,我们不一定要用真名,但一定起个CHINESE like last name such as CHAN, CHEN, CHANG, LEE, etc, 给STAR/MCLEAN强大的心理压力.
          Letter to 平权会 -Thank you for fighting back on the racist article!
          -----------------------------------------------------------------------------------
          Being a proud Chinese-Canadian like many of you, I feel the article in http://www.parentcentral.ca/parent/education/article/888368--asian-students-being-forced-into-university-maclean-s is more than disturbing and offensive.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all your efforts to fight back on a very timely basis. You have all support from our Chinese community. Every Canadian deserves an equal opportunity. No one should be blamed for their hard work. The Star and Maclean’s magazine owe all Asians in this country a big apology.

          Very well done! Let's keep fighting for our rights.

          Sincerely,
          xxxx
        • 讨伐信请参照这个好贴, 谢谢!
          • so good job. I'll think it over and write one based on yours and send to them today! Let's work on it!
            • +1
          • 请问这信写好后该往哪儿发? 有地址或者email?
            • letters@macleans.ca; city@thestar.ca; info@ccnctoronto.ca(平权会)
              • 要加上这两个:star的总编 Editor of the Star: lettertoed@thestar.ca, the Bureau of Accuracy/Public Editor: publiced@thestar.ca
          • 可以写的一样吗?要是一样,怎样统一开头?
            • 我觉得都可以, 稍微改一下有点个人风格似乎好点, 你觉得呢?
              • 本来想相当于众人签名那种,动作会更快些
    • 大家不要光在这里埋头"望子成龙"了。 如果大学限制了我们后代。我们在这里推,有什么用? 我们有选票,我们有呼声。大家群力群策,看看我们能做些什么,抵制这种歧视。
      • 平常在肉联“嬉笑怒骂”,再不正经都无所谓,这次,动个真格吧,不是有人英文投诉信写得很好吗?请动手吧,大家签名吧
      • 算上老毒物2个。
      • 我要问问我孩子看了这篇文章后的感受,我们可不PUSH他,而且他最讨厌死记硬背。。。。投诉时别忘了带上孩子的感受,这里有些机构不太CARE家长的感受
      • ding
    • 有时平衡是需要的,但是要看什么程度下需要平衡。国内教育也有体育生加分,少数民族加分等。但这都是激励而不是贬抑。怀疑加拿大执政的本地人的公平意识已经被嫉妒扭曲了。如果他们希望亚裔不上学,就应该拿出办法来鼓励。比如亚裔不上学可以得政府奖金。。。
      美国黑人最近很有政治势力,估计是他们的粗诳要在公共领域发作了。
    • 你哪里看出来没有关注了?已经至少有两个热点了
      • “枫下觅巢”有关注,但起因和关键点不是谈歧视华人的“cultural balance”,所以有必要这里发贴。
    • 问题是人家记者复述的是几个没脑的华人的观点,比如Maria Yau和Eric Fong。见个记者就大嘴巴,自己的话给片面放大了也不知道。是华人家长都逼孩子么?是华人孩子都死记硬背么?加拿大长大的孩子,你让他死记硬背他会么?杨敬宇死前叹气说,就是这样的中国人太多了。SHAME!
      • 可以给这两个人写信,也可以到thestar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也想了解这2个人孩子的情况,是否在TimHottorn打工?
        • 那女的儿子在Niagra College,男的不知道
          • Well, I think she's just jealous and disappointed the performance of here son.
        • 这是thestar link: http://www.parentcentral.ca/parent/education/article/888368--asian-students-suffering-for-success, Please post your comment!
    • 这些理论实在恶心。亚裔学生肯用功,家长也肯花时间在孩子身上,才在学业上超过白人。白人不刻苦(我和他们同学过,他们的刻苦程度和我们有差距),却怪我们用功?什么逻辑?最多在招生时多给有专长的人加分而已。敢公开打种族的牌。真叫人鄙视。
      亚裔学生社交能力较弱是事实。so that?术业有专攻嘛。何况社交能力强的人自然有他们的回报,这还不够么?真的看不上学校里亚裔多也可以,制订一个针对亚裔专长的标准,例如减低学业分数的比重,加强专长加分等等就好了。但是明目张胆地打种族牌是一种退步。
      • 两篇文章都在鼓励加拿大大学学习美国对亚裔进行 balance 歧视 ,华人社区Chinese Canadian National Council 关注是好事,但还没中要害。
        • 平权会都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 平權會譴責「亞裔佔大學」論, 是《麥克琳》雜誌昨天主動接觸. 我觉得平權會反应应该更快更主动点,
          • All the links:
        • 我们可不能学美国呀。美国一跟斗栽下去,我们应该拉把手,就算拉不住也没必要学着栽下去。美国房子跌的那惨,真是不能学的。OBAMA的健保政策已经破产了,还不知道有多少政策要推倒重来。加拿大小学里还要学习OBAMA讲话,连哈总理都没这待遇,真是丢人现眼的小国寡民。
          应该查查那个记者到底是什么党的?告诉他美国Sucks.
          • lol
          • 我严重怀疑美国真是这样吗?他们是不是在断章取义。是在忽悠。我认识很多华人子弟在美国上名牌大学。他们拿美国或者某个媒体的片面之词来忽悠。实在是白人的本质。其实搞政治就是白人制造的,造谣忽悠是他们的特长。
            美国现在这种经济状况,那些私利大学的学费只有华人才能负担得起。这篇文章严重忽悠,欺骗民众,拿美国说事,我相信美国就算有个别学校有类似情况,但是绝不普及,而且绝不敢如此大张旗鼓放在媒体上宣传。另外本人在美国5年,对文章提到的美国学校的情况,从未听说过,也没有听到任何人谈起过。而且周围很多华人孩子上了名牌大学。所以严重怀疑作者是断章取义。
      • D
      • d
    • 大家有什么活动抗议之类的吗?
      • +1, must do something
        • +1, we must speak louder to protect our education right.
        • 华人社团领袖在忙着花天酒地呢,没时间理你们
        • Totally Agree! We shoud protest!
      • 随便找一个努力读书改变家庭状况的难民二代就说明问题了。如果是移民后代,只能明说中国人中少数生来爱学习的精英都移过来了,政府移民政策奏效了。
    • 主要是中国日益强大,人民又聪明勤奋,老白们有了危机感,怕未来加拿大的好职业都变成华人的天下,不用怕。这是好事,变相做宣传哪,只有文化不高的白人才有此担心,总理才不会担心孩子上大学的机会被别人抢了
      • 他们把土著人的地盘抢来占用,还好意思说别人。未来,他们的担心更多:体育明星,政界,法律界华人会越来越多。
        • 另外,中国人在体育,管理,靠耍嘴皮子吃饭的行业表现并不差,只是,这样的精英在中国,不会来加拿大,他们孩子的教育肯定与我们这些技术移民不同。技术移民的后代,决大部分还是靠技术吃饭,这帮记者根本不了解中国。
          • 错。这样的精英在中国,不会来加拿大,他们孩子却都往这边送。说明加拿大的教育还是有自信的,需要提高国际学生学费,来鼓励本地不爱上学的白人/黑人。
            • 来这里,说明中国人有钱,不过特有钱的,都去欧州,美国。多数是为了渡渡金,学学英语。你就是告诉那些不爱上的,"免费",他们也读不下来。
              • 免费肯定不行,得倒贴
        • 你确定是白人?我怀疑是黑人干的。白人爱学习的不少,文化底子也厚,担心啥。。。老白们的主要危机是白女生育率太低。华人又不帮忙。
          • 白人也两级分化很厉害,好的坏的都很多,应该不是黑人,反正技术领域除了白就是黄,黑人种族歧视不明显,他们也是被歧视的
    • 关于第二段,我确实听说不少读这些专业的学生读不下去,有转专业的,有辍学的,还真有得忧郁症的,但矛头不宜指向亚裔。第三段其狼子野心才昭然若揭
      • 我公司就有一个在滑铁卢读出忧郁症的,不过是个白人。
    • 两篇攻击歧视华裔学生家庭的文章居然同一天在两大媒体的发表,说明是有其目的的。而华人社区对这件事情的反映,除了平权会,居然没有第二个社团抗议,大陆移民中的各种社团就只能骗会费,卖保险,就没有能够站出来能够维护华人自身利益的吗?
      • OMNI电视台华语新闻会关注吗?
        • 果然报道了,还有一个电话调查,请踊跃参加,问题是“您是否认为亚裔青少年是被迫上大学”回答“是”按1,“否”按2。电话416-872-8011
          • 参加
          • Done
            • Done!!!!
          • done
          • done
          • done
    • 比较严重的问题是: 加拿大为了挣钱, 招收了太多的来自中国的小留学生, 他们都慕名而来到多大,滑铁炉了.那里当地华裔的孩子并不多,而且受他们歧视,认为当地孩子思想简单.而那帮子留学生特讨厌,仗着父母有钱,消费让本地华人学生看不惯.如果加拿大想平衡,就限制点留学生吧.
      • 他们是加拿大的财神爷,这篇文章里说的应该是中国移民的后代。
      • 加学费,另外对中国国旗征税。
    • cbc radio is talking this topic
    • 文章也可供华人反思:一来注意公众形象,不被媒体利用,二来,避免自身的“种族隔离”(包括名校情结),鼓励从小融入主流社会。
      • 什么叫主流社会?我们是支流社会?自我矮化,你什么看见犹太人吵着要融入主流啦?黑人要融入主流啦?除非你吧你的皮漂白,你永远不会融入,all we are asking is 平等待遇,我生于斯长于斯,我就是主流,主流就是我。
        • Partially agreed. 华裔也有坏毛病的地方,还应该改,算自我反省吧。
          • yes, we have to think aobut ourselves as well.
        • 偏激。什么叫"主流社会"?反映在上层建筑上。社会名流,医生律师,特别是政客,政治社会活动家,的数量,反映是否主流社会。华人明显不如黑人,不能跟Jews比. 要加油
          "除非你吧你的皮漂白,你永远不会融入" , too pessimistic.
      • so right
    • 唉我知道会被骂,但还是说句。"cultural balance",站在国家的角度讲是必要的,为什么?美国很多黑人大法官是在这个影响下才进的大学,据说奥巴马是受益者之一。中国一向忽视弱势群体,加拿大、美国作为一个国家能平衡照顾到不同群体的需求,这正是这些国家的魅力所在。
      • 所以这边害怕以后会出现黄巴马,李巴马,张哈伯,陈哈伯.....为什么他们抱怨的是很多白人学生失去了机会
      • 得了吧,中国对少数民族不错啦,高考加分,娃随便生,公立学校用纳税人的钱教藏人藏语,藏语是官方语言?都这样啦你还要怎样?这边你华人凭自己努力上大学比例高点就有人说三道四,切。。
        • +1
          • 除了法官,监狱也应该"cultural balance",多抓点亚裔来平衡。
        • 我不认为少数民族是中国的弱势群体。特别是非边远山区。
          • 那你认为中国人在北美是不是弱势群体?我们或我们的子女在受教育或从业方面应该被多"照顾"和鼓励,而不是被 cultural balance.
            • 这个看自己的感觉吧,我不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
              • 你只能说,你个人感受不到,因为个人代表不了群体。好比你说中国的少数民族不是中国的弱势群体,是因为你从未真正深入他们的生活。
              • 要有自信和底气,我相信我的孩子自己会处理好这些事情。他刚上学的时候,我担心别的孩子歧视他,因为他英语不好,有些事实几乎让我相信这就是歧视。几年过去了,证明我想多了,他非常好,在学校跟别的孩子相处也非常好。
                • 我老家的隔壁是自治县,我的亲戚朋友同学很多少数民族的。
                  • 我就是少数民族,1,现在加分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加的。2,他们所获得教育,医疗等社会资源,真是太少了,上个世纪90年代,我还见过,来读大学只有套衣服,一个旧书包,其他什么都没有的人。时间快20年过去了,而今依然就家里穷的没办法,12岁女孩子就买到江苏做童养媳的
                    • 我农村里的亲戚,不是少数民族也这样。我的意思是中国的弱势群体我认为不能按民族划分。穷苦的各族人民都很多。我妈妈,爷爷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我家农村亲戚一大片,我小学假期都去农村。我对中国穷人的生活有无比深刻的认识。
                      • :)不必介怀,您老改了好几次,说的很对【中国的弱势群体我认为不能按民族划分】这个也是我的观点。呵呵
                        • 有时候说话不够严谨,我的汉语能力在退化,英语也没学得很好。
                      • 我每次去农村都被热情接待,这种热情让我看到了人性的美好。我从来不会对民工或穷人不敬,因为也许他们就是我的亲人。
            • 对了,我也有感觉到自己是弱势群体的时候。上学时假期在广州火车站,跟着拥挤的人群涌向候车室,被车站管理员拿着棍子吼骂,骂的这一群人,那种感觉真是屈辱和无力。这也是我奋斗的理由之一。
        • 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的确弱智。不得不承认,汉族人 - 反映在他们当前的精英文化上 - 政治上很幼稚。如果能把汉族分成多个民族,譬如回族壮族客家,则大家都是少数民族,就不需要再抵制自己生育了。
      • 不好意思,再说一句,你说的这些也是人家黑人用血和生命换来的,要是他们都跟你一样,只知道反思自己的问题,对明显的歧视视若无睹麻木不仁,他们一样什么都得不到。
        • 如果换个政权,流再多的血有什么用?我说的cultural balance政策有合理的一面,至少是个能拿上报纸说的理由。反驳要找别不合理的地方。从我个人来说,我不喜欢加拿大,总有一天会回去的。
      • culture balance? what is that? 国家角度?所有的内阁成员都是白人,我们是不是也要balance一下,规定内阁里面一定要有黑人,犹太人,华人,让国家领导先带个头balance一下给我们做个榜样,好吗???
        • +1
        • 按这个逻辑就是:大家积极投票,华人都要选自己的肤色,让我们的人进去!
          • 华人学生多,所以华人学生需要更高的分数才能进同样的大学 ==》内阁白人多,白人候选人需要更多的选票才能当选。我提议,白人候选人得票数乘0.7,华人候选人得票数乘1.5,以利于保持政府的culture balance。 摆脱,把逻辑搞清楚先。
            • 你这个想法很好,赶紧上报纸去倡议。
              • 对不起,我要的是公平竞争,不是人为的去搞什么culture balance, 那不过是个狗皮膏药,实质就是种族歧视, we must fight back, 欺负我可以,欺负我的孩子,没门!
                • 我明天问问我孩子,从他的角度看看这个新闻,看看这个事件。做为当事人之一,他是怎么想的,因为这里都是父母的想法。
                  • 我问过我儿子了,他“幼稚”地说“他们是JEALOUSY,他们自己好不过别人还怪别人好。。。”
                    • 明天开个新帖,关于各自孩子对此事件的回应,一定要孩子的真心话。等于民意调查。如果我们的孩子说父母没有FORCE,PUSH,没有强迫孩子学那些专业,证明报纸是空穴来风。
                      • 猜测一下别介意, 您是不是刚来ROLIA? 这里从来不缺乏老中的自省. 谁都没说那篇文章全错.
                        • 前几年来过,很久没来了,如今家里有个正在成长的孩子,所以来看看有什么可取的方法和经验。我来这里是觉得这里大家的发言比无忧的看上去舒服。
                        • 我认真想了想,为什么会知道这个论坛,是因为看密市有个妈妈跳楼自杀,新闻里有写到这个网站,然后顺着过来看了一阵子。
                      • 来这里的大概都是非大学生的家长,可能的话再访问一些在名校名专业的学生,看结果到底怎么样。这样才是科学,实事求是,有理有据。
                      • 我儿子说明天要到学校问校长他可不可以写封信让同学签名抗议,因为他不是文章中所讲的这样,他的爸妈也不是这样的,这些人没有权利代表ASIAN。我还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
                        • do it!
                          • 他是个小TEEN,小屁孩儿啊
                            • 哈哈,那就不必啦,我还以为是大学生呢。
                              • 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他好像真的蛮生气的,小样,谁不让他上大学,他跟谁急呢,:))
                                • let the kid do what he wants. my daughter ahs already write email to Louise from Toronto star and she will write to Mcleans today. As an Asian students, they have right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 and feeling. Go ahead!
                      • 父母引导孩子将来有个好前途有错吗?难道放任他们玩游戏整天无所事事成年以后卖苦力过苦日子就对了?你最好也搞另外一个调查,看看受过良好教育的本地白人是否也push他们的孩子进大学接受良好的教育,选个好的专业,以后有个好的前途?
                        我不care本地那些仅仅高中毕业甚至高中都没有毕业的父母的想法,没有可比性。
                        • 就政府来说,还是希望大部分的人愿意卖苦力就行了。这个世界毕竟大部分的工作就只要高中毕业,都想当白领,蓝领的工作谁做?
                          • 所以大家公平竞争嘛!谁有本事谁当呗!
                      • 这种情况当然有,还用调查吗?黑人有犯罪的,你敢说黑人就全都是罪犯?华人父母有push厉害的,犹太人有没有?东欧人有没有?就我所知,都有,但他们敢说University too Jewish吗?? 人家刀都嫁在你脖子上啦,你还证明什么?拜托,don't be too 天真。
                  • 我也问过我儿子,他说:"It is so cheap. They just admitted they are dumb and lazy. If Chinese are too smart, why don't they elect Chinese to be our Prime Minister?"
        • +100
      • Cultural balance, 比方说律师资格考试分数线: 土著人30分,黑人50分,犹太人80分,那国家就乱套了,但不算种族歧视;可是如果仅华人90分,其他人都70分,就是对华人种族歧视。两者都不合理,Star的 Cultural balance 是后者,更不合理。你说的专门照顾弱势群体是另外一个概念。
        • 象美国那样只凭肤色/种族做的Cultural balance根本就不合理, 照顾一些弱势的孩子(比如出身贫民窟,残疾的)无论是黑人白人还说得过去, 要让我们的孩子让位给奥巴马的女儿就因为她比我们黑, 公平吗?
          • 美国的Cultural balance没有具体的了解,但估计奥巴马的女儿不在受惠之类。上次新闻华人杂货店老板女儿被哈佛录取。我感觉她有点。
      • Cultural balance的本质跟巴菲特 比尔盖茨裸捐相似。都是牺牲自己的一些利益为社会带来利益,因此一些人很不能理解。如果我想要我的孩子在这个西方社会(包括美国)上一个好的大学,做一个LEADER,走得高,走得远,是一定要理解这些西方国家美丽的细节。
    • 别的有争议,但他提的这些专业也值得注意
      • 同意。孩子未上学前,我期望他上哈佛当医生律师。虽然他成绩不错,但有时我觉得是不是PUSH过份造成他有压力。后来我注意了,我希望他快乐,享受掌握知识的过程,我只能引导他,不能用力PUSH,他是我的孩子,不管他将来是律师或医生或工程师或其他,我一样爱他。
      • 反正,近几年来上大学的竞争是越来越大了: 不光是要平衡学生人种的来源; 就是近些年来华人孩子大批进入高年级,就他们之间的竞争就够激烈的了.
    • 真是混帐逻辑! 像多大,华铁卢这类的大学,学业重,比较难,白人根本读不下来,白人从来都是避重就轻,检容易的学,自己不聪明和努力,却反咬一口.他们愿意去西安大略那样的学校,那里的白人早上起来就喝酒,周末就PARTY的.谁敢把孩子送那里去?!
    • 今天早上才读了这篇报道,当时的感觉是:我们华人的孩子能读大学为什么不去读?
      文章里提到华人家长要鼓励自己的孩子去读社区大学,做技工,然后列出来一些百分比,说华人读社区大学的只有8%,感觉很可笑,好像这个数字就能说明我们很不崇高似的。那些白人孩子为什么要读社区大学?我敢说大多数是因为他们上不了大学。就这么简单的一回事。那个Maria的儿子在读社区大学,将来要做幼儿园老师,我只能说她儿子没有本事,上不了大学,并不能说明她作为一个家长有多高明,也并不能说明她跟主流社会有多融入。从什么时候起上大学的高百分比成了另一个把我们边缘化的不利因素了?难为Eric Fong还是研究移民的华人社会学家呢。

      文章里唯一可以让我们认真考虑的大概就是我们要注意孩子们的social skills,不能一味地盯分数。
      • 你说得有道理。我孩子成绩单的第一项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后面还有换位思考及友善。我们有小孩,需要幼师,每一个职务都是需要尊重的。多年前去美国(不知道现在是否这样)超市工作一辈子的老人很热情亲切真诚的问候顾客,那份享受工作的快乐让我感觉很温暖。
      • 什么 是主流社会,各花入各眼,我觉得那样的老人,那样的心态,就是主流。生孩子碰到友善热情的护士,孩子有负责爱心的老师,出门有和气的BUS司机,有轻松和蔼的收银,这些都是主流。但遗憾的是,多伦多,至少我经历的,越来越少,这是比较可怕的。
    • 优盛劣汰,自然规律,挡也挡不住
    • 这几篇讨论应上道读。让大家都参与。是我们的切肤只痛啊!
    • 今天媒体终于对“racial imbalance”有了更有力反响,西亚writer
      • 看看修改前的标题, Macleans作者意图更露骨: ’Too Asian’? A term used in the U.S. to talk about racial imbalance at Ivy League schools is now being whispered on Canadian campuses.”
        31年前,CTV在W5电视节目“Campus Giveaway.” 用数分钟画面显示了华人挤掉了本地加人上大学的名额,镜头充满中国人面孔。华人立刻组织社团抗争,半年后CTV才为这个节目正式道歉。

        最近,媒体Macleans 和 The Star 在同一天早晨几乎同时发表文章,联手演出了与31年前相似的节目:

        The Star文章开门见山,通过举证华人集会上的口供证明很多亚裔没有兴趣和资质念大学专业。然后指出:“亚裔在校园的增长正激起Macleans 文章中对‘文化平衡’的忧虑"。

        Macleans 则先用图片产生CTV W5中的同样视觉效果:中国人挥舞五星国旗来示意占领大学,并引用学生的话说:亚裔挤掉了白人上大学的名额。

        在描述了某些亚裔的弱点和在校园独往独来状况后,Macleans突然唐突地说:美国过去有“Too Asian”的问题 和太多犹太人问题,解决办法是限制他们的入学量Bla bla, 然后说:“…加拿大没有这些限制,可能是好事,但是”导致了太多的亚洲人”concentration of Asian students。(种族歧视暴露无遗)

        两个作者的要传达的意图:大学亚裔太多,其中很多没有资质念大学,美国的限制犹太人的办法可以移植到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