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BC

这里是讨论中国式病人和加拿大医生之间剧烈的观念碰撞问题,为什么会发生中国式病人很多时候不信任和认同加拿大医生的治疗原则的原因。 请看清主题再判断到底有没有意义!

美国医生和加拿大医生的治疗方式十分相似,如果在加拿大有这个观念碰撞,那中国式病人和美国医生之间也会有问题,唯一不同的是在美国看医生和住院很有可能病人会付不少钱,所以这种碰撞抱怨没有加拿大明显!

对于医生有强大的行业协会保护不用担心病人和家属的投诉上告的事,希望你不是道听途说和人云亦云的结论!医生如果被complain的严重达到程度会被调查,最严重的是吊销执照;如果是告上法庭的医疗事故会被立案调查,你和你的lawyer会有权力指定资深的医学专家调查,不会只是医生方lawyer指定的专家证词,有很多lawyer专门想告医生以获得高额赔偿!如果你觉得你有足够的证据想告医生,你可以先找lawyer评估,如果有希望,lawyer巴不得有赚这个大钱的机会。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医药保健 / 中国式病人和加拿大医生之间剧烈的观念碰撞,Case 1:发烧病人的处理。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由于工作学习的原因,接触到大量本地和外来移民(包括both病人和医生),有趣的是,虽然很多人觉得加拿大医疗系统还有待提高,但本地人和其他族裔对加拿大医生本身的治疗处理抱怨的相对较少,而中国大陆移民却对加拿大医生的治疗方法咒骂的极多!我不禁想,加拿大医学院可以被称为世界上入门难度最大的医学院了,难道加拿大这么多经过10多年苦读训练的加拿大医生真是庸医吗?当然肯定有医生不负责和医术一般的现象,但经观察和询问发现中国式病人和加拿大医生之间剧烈的观念碰撞才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也不禁想到大众医学知识普及,和医生病人间的耐心交流有多么重要! 以下是一个很平常的例子之一而已,以后有时间会逐步的写下来。

    < 中国医生的处理方式(很大部分医生,但强调-不是全部中国医生,中国好医生也很多!)>
    病人:医生,我感觉很不舒服,我在发烧。
    医生:你体温是38.5度,的确发烧(接着医生问病史和体检 ..…)
    病人:我感觉病得厉害,你给我开些好的退烧药和抗生素吧。
    医生:好的,开药没问题。这几个药都是好药,今年才出的,效果很好!(心里想:虽然没必要吃药,但既然病人主动要求开药那当然好,还增加我的收入,何乐不为!)
    病人:唉,我感觉全身没力气,我想住院是不是更好些。
    医生:没问题,的确可能有并发症,住院更保险一些。这个是药物处方和住院单,先去交住院费2000元。(心里想:住院更好,反正科室的奖金就靠这个了)
    病人于是住院了。
    病房医生:护士,先给这个病人静脉输液(只是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没有任何治疗药物),再做xxxx这些检查。
    病人躺在病床上想:这医生还真负责,我想开什么药都满足我的要求,我想住院也没问题,治疗也很及时,马上就给我打吊针输药治疗了,不错不错 ….

    < 加拿大医生的处理方式 >
    病人:医生,我感觉很不舒服,我在发烧。
    医生:你体温是38.5度,你的确发低烧 (接着医生问病史和体检…)
    病人:我感觉病得厉害,你给我开些好的退烧药和抗生素吧。
    医生:(脑子里的分析过程:病人昨天开始低烧,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有恶心但无呕吐,腹部的体检没有任何阳性发现,没有咳嗽,双肺部呼吸音正常,没有哮鸣音或干湿罗音,心跳稍快和发低烧的程度相对应,心音清晰规律,没有杂音,没有节率紊乱,咽部稍有充血,扁桃体轻微充血但肿大不明显,没有脓点和渗出,再加上季节因素,基本可以肯定是病毒性感冒,细菌性因素可能性很小,目前可以排除肺气管和心脏和消化系统的病!)
    医生:你发烧是属于低烧,说明你的免疫系统正在和病毒战斗,你可以在额头上敷冰袋会舒服些,也可以去Walmart或shoppers买点Tylenol就行了,多喝水,饮食可以稍清淡点,抗生素根本没必要(抗生素只对细菌有作用,对病毒无效,如果乱用反而会引起不少细菌的抗药性,实属医学大忌),几天后就会好多了。
    病人:但我感觉很坏,我没力气,我想我住院吃药会更好些吧!
    医生:不要担心,你的发烧乏力和食欲减退恶心都可以被合理解释,你的症状和检查表明你是病毒性感染。注意好好休息,多喝水,饮食清淡点,不需要处方药,几天就好。
    病人:医生你就给我开点药吧,我感觉真的很糟糕,我认为我的病不是你说的那么简单吧!
    医生:放心,没事的,注意好好休息,多喝水,饮食清淡点,不需要处方药,几天就可以好。
    病人很不高兴,心里大骂:什么加拿大的庸医呀,这么轻描淡写的,我都病得这么厉害了都不给我开药吃,住院也没希望,我大老远来,几分钟就把我打发了,真他妈的破庸医,害人哪!! 还是中国医生好啊,医术好又负责!加拿大的医生真是不负责加窝囊废!如果我自己喝点水和自己随便买点Tylenol就可以搞定,那需要你们这些庸医有啥用!!!

    备注:凭心而论,正规学医的人都知道以上加拿大医生的根据病史和症状体征而分析做出的处理是合理的。但不少中国式病人经过2,30年中国式的治疗已经潜移默化的认为生病吃药是天经地义的,中国式治疗已经是很多中国移民(当然不是全部中国移民)心里潜移默化的标准了。但我知道:中国医学院教科书都是参照西方国家医学的研究和方法的翻版,但为什么实际的处理方法是如此的不同呢?!

    当然,医生有时也会失误,但病人在骂医生之前能不能先好好客观地想一想再骂也不晚呢!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我觉得中国医生,至少若干年前,还真是一心为了治好病。而加拿大医生则首要任务是自我保护,不吃官司。当然也许现在的中国医生也在朝这个方向发展了。
      • +1,我朋友的孩子发高烧一直发到中耳炎,还不给药,老说没事,最后到急诊去治疗,这里病人一定要积极主动提出要求
    • 加拿大的医生水平不敢妄论,但临床的水平,可不敢恭维,位置难考是制度的原因,并不能说明水平高。就临床水平,国内的高一筹。
      • 中国基本没有家庭医生的说法,所以家庭医生一类无法比,但如果医学院比医学院,专科医院比专科医院,社区医院比社区医院的医院级别的临床医疗水平比较,中国医生水平还差的很远! 当然如果你非要用加拿大家庭医生比中国高级点的专科医生比,那专业不对等就没法比了。
        • 不知你使用过国内的医疗服务没有,就我个人的经历,以湖南湘雅医院的水准,和Toronto的医院比,只高不低。其他档次的不知道。
          • 实在不敢苟同你的观点,我不但使用过中国医科大级医院,我自己就曾经是中国医学院毕业的医生,对国内外医学院恰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所以有感而发。
            我到加拿大的第一个roommate就是湖南湘雅医学院的,他把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贬低的几乎一钱不值,并信心百倍的考美国和加拿大医学执照,可惜15年后,他还仍然在实验室里当技术员。
            中国医学院里60%以上的学生是混毕业的,基础不牢,心思不专的占绝大多数。有些人的逻辑就好比是 地方大学对清华大学说:你也并不怎么样,你难考上只是制度的原因,和水平无关!NO,NO, 一个入门条件高训练严格的大学就是比一个入门条件低训练松懈的大学强得多,这就是common sense和统计都能得出来的事实。
          • 不要湖南了,真的,上海2级医院很多新药都没有,3级医院也是最近几年才赶上的。没有新药和最新的治疗方法就不要谈医疗水平了。不要比治感冒哦
        • 不明白你说的中国医生确切地指哪一类?如果泛指,就当我没说。
      • 中国的好医生都是靠出国培训来增长知识,是加拿大医生的学生。你遇见的所谓的“好”医生,恐怕都是学生中稍好些的而已。以中国的科研环境,“好”医生无法自己成长出来,
        每天简单重复治病,杀人杀得多,并不代表着能够自动学会治愈疑难杂症。疑难杂症是靠科研来的,单个医生的临床经验和人家天天读论文的大牛们相比,差远了。

        医德就不提了,赚钱高手才能在中国的医院里脱颖而出,这些人的经济头脑一流,忽悠病人的能力也很强,但是对病症的方法就不会太多。
        • +1
    • 这里只想讨论中国式病人和加拿大医生之间剧烈的观念碰撞问题,和大众医学知识普及以及医生病人间的耐心交流有重要性!希望不要说着偏题了!
      • 这个是信任的问题。加拿大医生在近百年内积累了信誉,病人相信他们的话,所以会回家耐心等着。中国病人遇到加拿大这种医生之后,第一反应就是换医院,直到遇见满意的医生。因为被骗惯了。
        • 不要用泛指,否则就是扯蛋。
          • 你这句话就是泛指啊。
    • 跟患者医学常识普及程度有关。38.5度如果没有伴随其他异常就挺着,根本就不会去医院。持续几天不退,有恶化征兆才会去医院。尤其是在加拿大,急诊一等就是半天,小病都能折腾出大病来。
    • 至少在京沪,有不少人感冒不去看医生,都明白“吃药2个星期,不吃药14天”就好,LZ 描述的场景不多见。国移来自中国各地,娘胎带来的东西不少,好不容易牛一把,撒撒欢儿不奇怪。
    • 你写了这么多却忘记了最根本的,就是大多数中国医院要自负盈亏,挣钱是医院和医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开药是一种高效的挣钱手段。加拿大医院和医生是靠纳税人养的没有经济负担,有强大的行业协会保护不用担心病人和家属的投诉上告。抛开社会背景的对比根本没有意义。
      • 这里是讨论中国式病人和加拿大医生之间剧烈的观念碰撞问题,为什么会发生中国式病人很多时候不信任和认同加拿大医生的治疗原则的原因。 请看清主题再判断到底有没有意义!
        美国医生和加拿大医生的治疗方式十分相似,如果在加拿大有这个观念碰撞,那中国式病人和美国医生之间也会有问题,唯一不同的是在美国看医生和住院很有可能病人会付不少钱,所以这种碰撞抱怨没有加拿大明显!

        对于医生有强大的行业协会保护不用担心病人和家属的投诉上告的事,希望你不是道听途说和人云亦云的结论!医生如果被complain的严重达到程度会被调查,最严重的是吊销执照;如果是告上法庭的医疗事故会被立案调查,你和你的lawyer会有权力指定资深的医学专家调查,不会只是医生方lawyer指定的专家证词,有很多lawyer专门想告医生以获得高额赔偿!如果你觉得你有足够的证据想告医生,你可以先找lawyer评估,如果有希望,lawyer巴不得有赚这个大钱的机会。
        • 美国医院和医生的效率可比加拿大高多了,很多人认可美国的医生却不认可加拿大的医生。
          • Again,your argument is off the intended topic.
            • 你的帖子都在怪病人不认可医生,但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从你最近帖子的口气看,如果医生都象你那样,病人认可就是怪事。
              • 医患关系,必须要脱离盈利目的。否则,一方花了钱,人没了,另一方辛苦半天,也很委屈,双方很容易产生冲突。
              • 就事论事和医学逻辑以及不同的视角在讨论中都很重要,很欢迎你保持你的观点。有时医生肯定会有不对的地方,但是如果你在我所讲述的这个病例中赞成病人的观点,那么我会说我的确持有不同的意见!
                在这个病例中我完全同意加拿大医生的处理。但请不要笼统地批评我只会同意医生不同意病人,因为这不是事实,因为我也有不同意医生的时候!
          • 哈哈,这点美国和中国有点像夫妻了。美国很多私立医院是要赚钱的,效率立马就高了
    • 明显小柴胡汤证,5块钱一剂就退烧了,要那么麻烦吗?
      • 我的处方是休息. 连5块钱也用不了
        • 嘿嘿, 我的一天就好. 你的几天?
    • 你觉得例子就是每天发生在家庭医生的诊所里面,主要问题不是吃药不吃药的问题也不是观念,而是家庭医生根本不愿意花时间进行诊断,家庭医生拒绝听病人自己的描述,拒绝进一步就诊。
      我自己的经验,有一次发烧,连续发烧2周,前后见了5个家庭医生,4个告诉我是感冒,最后一个大概判断是牙床发炎,很简单,抗生素连续3天就OK。

      4个医生完全没有作任何检查。我告诉他们牙床已经肿了,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听我说的。4个人的回答都出奇的一致,都反问我,“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

      NND,老子要是可以自己买抗生素还要这些SB医生干啥。

      这类事情还真不是偶然现象。

      想想 SARS的时候,最早死去的十几个人,前后也就是2个星期的时间。同样的情况下,美国医生可以做到几乎没有死亡人数,加拿大医生做不到,难道加拿大的医生培训出来的都是法医。
      • 如果家庭医生真的在你诉说不舒服后没做任何身体检查就下结论的话,那么这几个医生已经违背了最基本的医学原则和道德,建议你举报 file complain,而且最好在这里列出医生的名字让大家知道引以为戒!
        还好我自己的家庭医生中只有一个不负责任等老了退休的,其他几个家庭医生都很不错!
    • 这算什么碰撞?建议你CASE2写写加拿大医院一个手术室一天做几个手术,中国的一天做几个?
      • 虽然你的提议和健康观念碰撞没有任何关系,不过说到医生工作量,根据WHO的报告,非洲国家的医生的人均工作量是最沉重的,接下来是南美和亚洲(日本医生的工作量相对低),欧美医生排最后。但说到公民医学保健的质量,则是反过来了。
        • 看了你的陈述,感情你在这儿喝了点洋墨水,就想比较中国和这的医疗水平。就个体而言,那都有高的,也有低的。如何正确地处理好医生和病人的关系,本身就是很大的课题,
          一味地要病人去迁就符合医生的诊治习惯,而不能因人而异,说明这医生本人就是草包。说句不中听的话,这的医生看病,很有点机械人的味道,否则scarborough 医院何以死那么多的产妇?医生本是一个与其他职业等同的行当,在这因为垄断,才成为了特殊行业。楼主是不是可以不把我们灌一中国式的病人美 名。 因为病人也是因人而异的。
          • 在LZ心中外国的月亮更园更亮。
            • 同感。
            • 难到你真的不觉得多伦多的月亮比北京的亮吗?
          • 包括大学教学医院和社区医院,我在这里接触的医生有1百以上,在中国接触的医生几百个!虽然认为加拿大有不少缺点,但我确实认为加拿大医生的平均素质比中国医生高,加拿大的医疗制度比中国医疗制度强!当然你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
            你当然可以认为加拿大医生都是庸医和没有人情的机械人。你当然可以认为中国医生和医疗制度都比加拿大好,你的观点对我没有影响,每个人都有保留自己意见的权利。我的家人在中国都是医生,我没必要刻意贬低哪一方!
            • 你是来讨论的还是来吵架的?你如果是有加拿大行医执照的医生,那就给我们讲讲这边医生的常规做法帮助我们了解医生,要不是的话就休息一下吧。
              • 觉的有些人对不同意见者充满了敌意,充满敌意的人才是想吵架的人!而且我讲得这个case就是想帮助了解医生对这个病人的处理呀!That is exactly my point. 但我已经被扣上帽子了!
                • 看你这么清闲应该不是这里的医生,只是在这里读过书而已,我们就不和你讨论了。
                  • 提醒一下,匆忙得出的结论往往是错误的。我在中国是医生,但我现在只是一名临床医学院学生而已,有些想法只是我对两个国家的所见所闻有感而发衡量比较后的感想而已!所以如果以后遇见病人对我的处理方法有意见时,我会尽量耐心从医学角度解释为什么! 谢谢。
                    加拿大并不完美,但我在诊所医院的见习实习中,其他族裔的人很少这种情况,但华裔病人经常会要求医生开他们要求的药物和指定如何诊断方法的比例相对很高,如果医生不同意病人就很生气。
                    • 那你也太清闲了, 医学院的学生很轻松嘛。华人身体条件与本地人不同,对于本地人可行的治疗方法换到华人身上可能就不行,这也是scarborough grace hospital华人产妇死亡原因之一。
                      • 在国内就没有产妇死亡吗?
                        • 乡村卫生院有是肯定的,但北京上海那些大医院只要有一起就够医院受的,把多伦多的医院和国内的乡村卫生院比,大家还敢去看病吗?
                      • 是的,我非常轻松,我每天只学习11-12个小时而已,每天睡5小时,其他的时间里花些时间来和华裔病人网上交流,不过遇到你一样的有敌意的同胞我只好更耐心的说话了。
                        • 敢情和你不同意见就是对你有敌意啊,怪不得你总觉得病人对你有看法,多从你自身找原因吧。
                          • 和我不同意见的人不少,但语气是否有敌意还是比较容易分别的 :o) 不过您的语气的确是透有敌意呀, 但我不介意,我相信有争论才会有进步和改善。
                            • 你觉得有敌意,我觉得只是看法不同而已,大家不会因为你说的这些就改变对医生的看法,因为现实摆在那。
                              • Good luck with your doctor searching ..... Best wish.
                                • 你这同学年纪轻轻怎么记性就不好了呢?我什么时候说过要换医生了?我不满的那个医生不是我家孩子的儿科医生,没必要换。我看你别在这混了,多睡会觉也许大脑能清楚点。
                    • mitbbs网的医疗版都是在美国考到执照的国内的医生,跟你的背景相似,那里讨论问题比较不同, 不知道你有没有去看看。 他们也有讨论国人在美国看病的很多问题。
                      • 谢谢,美国医生同事们也经常被一些中国病人咒骂,主要是病人觉得医生的医治方法不对他们的思路,即使中国医生在这里行医的遇到这种情况也只有摇头叹气。
                        • 美国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看病不是免费的, 那个网的中国医生说遇到国人来看病喜欢讨价还价,他们讨论说这样的病人下次他们就拒绝了, 请他们去看别的医生,他们去看非国人医生就不敢讨价还价。
                          • 滑铁卢的一个华人医生几年前就开始在病人第一次就诊时才决定是否接受该病人,就是怕麻烦!病人和医生双向选择,挺好的!
                  • 就事论事,别老往人身上引。
              • 感觉你像来吵架的。。。。
        • 健康观念就是有病就得到及时的治疗。加拿大手术排期那么长时间正确在哪里?加拿大医生其实能力不差,为什么一天做不了几个手术呢?为什么常常有病人按约到医院又被取消手术呢?不用讲发烧啦,国内很多人发烧都不去医院了。还是讲讲别的吧。
      • 干活吧,前几个是学习过程,等到做了几十个之后,水平就基本稳定了。在此基础上,做得再多,水平也不会有很大的提高,就是个熟练工而已。在现代社会中,提升水平的两个方式是培训和研究。不是说反复做低层次的事,就会自动升级的。
        • 加拿大医生水平没有比国内差。但是医疗体系也是千疮百孔,医生也改变不了什么,没多少加拿大观念值得学习的。
      • 这个是理解的误区,加拿大的专科医生很少,主要是体制保护。平均到每个专科医生,时间几乎都是徘的满满的,临床经验远超中国的一般医生。
    • 我的朋友圈里不少是国内过来的医生,他们自己父母大病时都往国内去治疗,因为在这里实在无法用自己的生命和这个低效率的体制去耗.所以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这里,最好的医生只有也只能是自己或最信得过的人.把生命寄托在一个体制保护下的陌生人就是找死.无论在中国还是加拿大.
      • +1, 有病回国看医生
      • 不同意。我老婆,我亲弟都是学医的,没你朋友圈那种看法。我老婆现在依然从事医护行业,如果真是手下的病人被有意耽误了,铁饭碗就没了,还没有国内那样的后门可以走。当然医疗事故或者误诊难免,但调查过程很详细,难以避免的失误还是失职能分得出来的。
        • 各人境遇不同,我朋友的父母被查到重病,在这里单单排队就是4个月.老人家耗不起这个时间.都立刻飞回去治疗..顺便说一下老人自己就是医护人员.如果你家人觉得信任这个等待期没问题,可以等.
          • 这里的医生,如果检查出来的是等不了4个月,那绝对不会让人排四个月的。当然个别情况难以避免。你朋友就是很典型的中国患者心态了,生怕医生会把自己的病情看轻,国内医生收钱的当然不在乎你要超过需要的治疗和药物了。加拿大人大多去不了中国看病,平均寿命也没比中国低。
            • 对不起,这里延误治疗的例子举不胜举,不在此多做无意义的讨论.每个人的生命就是自己一个,自己的亲人的生命不需要用总体平均来安慰.
            • 平均寿命不代表医疗体制的情况,和环境好坏关系更大. 人不大得病而已.但一旦有重病, 如何治疗都是立刻关系当事人生命的时候不能看平均寿命.
        • 每个人的做法和选择肯定不会和别人完全一样,这不挺正常的嘛。即使是看同一种病不同医生的做法也不尽相同,很明显的例子就是walk-in clinic的医生更愿意开药。
          • 那回国也解决不了每个医生的问题。即使你回去找的是熟人,自己可以放心,对大的环境并没有影响。
            • 我说的是实际例子,都不是你的猜测,老人在国内立刻联系到专家得到妥善照料,全部都安全的恢复并都回来了.靠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在这里要等三到四个月再治疗是不敢想象的.病人的心情不是靠制度可以安慰的.
            • 大环境没办法,咱也没那么高境界,照顾好自家人就很不容易了。
          • walk-in clinic的医生更愿意开药之说,毫无根据。据我看来有些家庭医生跟患者比较熟了,反倒容易开药,当然,咱们这个岁数去看大夫少,也就不熟,本地医生跟本地人也更熟一些。不是家庭医生或walkin的区别。
            • 那是我的个人经验,而且觉得walk-in clinic的医生更认真些,这个不需要你认同。
      • 那是因为你朋友是那个圈子里的,看病什么的都能找到熟人,什么事都好办。你要没熟人回去看病试试?
    • 最近国内医患关系非常紧张,好几个医生死在患者及家属手里,当医生的同学在微信里整天都是发怎么推卸责任的方法,难道还不能看出问题?我们受过教育有基本常识的当然能体谅医生的难处和对小病的简单处理。但是国内就是有很多人对医生很苛刻,感冒发烧也去医院排专家门诊。
    • 嗯。我只听说这里很多傻傻的人,就是小时候发烧烧坏了脑子的。
    • 真同情我在中国大学附属医院的同学,我在这儿最多挨骂挨讽刺,可惜他们几个几个月内已经被病人打伤好几次了;搞得现在男医生桌子边预备棒球棒,女医生桌子里预备剪刀以防不测!都副教授一级的医生了,不容易呀。
      • 好像有点语无论次了,能否通报一下那医院的大名,让我们见识见识。国内做医生的亲戚,没见过这么窝囊的。
        • 是啊,看来你老人家的亲戚比较牛,是中国最顶级的医院吧! 我的同学可能混得差点,第三军医大学附院,华西医科大学附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儿童医院的同学好点,挨了打但还没预备棒球棒。
          • 就你的讨论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我可以给你下诊断结果了,你欠缺的不是智慧而是情商。恕不奉陪了。
            • 我觉得这话送给你很合适. 估计你不关心国内的事. 国内的医闹早成灾了.
              • 确实如此,微信群里搞医的同学经常转发此类事件,死伤不少。
            • 这个人只想故意贬低一下楼主找点心理安慰,其实大家心知肚明!
      • 辛苦你码了这么多字,你说的其实东欧中东移民也一样想法。我小时候刚上学常发烧被打了无数的抗生素针,庆幸没有局部肌肉萎缩也没有耳聋。我女儿在这里长大,刚上幼儿园那一年常发烧但只吃过一次抗生素,其他时候都是3,4天就恢复了。
        不过,在网上发贴,先要准备锅盖保护自己,因为被砸砖是常态。所以我都是说一句话就跑,这样砖头砸不到。
    • 我比较赞成你的说法,家人在这边看过几次病,医生的判断都很准确,抗生素该用的时候才用,可以口服的都不打点滴,不象国内动辄就用抗生素,其实对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无益。
      但是个人感觉,这边医院的医生水平挺高的,家庭医生和自立门户的专科医生,良莠不齐。
    • 支持下楼主,很多国移的确用中国式看病思路来衡量这里的医生和医疗,也算是文化差异吧。第一代移民总是最辛苦的,来的年龄越大越辛苦。
      • 同意,就是想享受国内的那种特权,你如果让中国实行这里的公费医疗,你看中国的资源还能让你想住院就住院?国内吃饭还有人跪着服务呢?这里的医生相当负责,绝没有过度医疗只说。不过他们愿意自己花钱回国也是好事。省了这里的医疗资源。
    • 我也来支持下楼主。话只送给有缘人。不用太在意。这也是我比较少在网上发言。
    • 支持一下。作为一个前同行,我想说,典型的中国式病人和中外医生都会有观念碰撞滴。btw, 想为中国医生辩护一下:大多数医生不会一个上感就让住院吧, 至少也得是个肺炎吧。
      另外给高热病人输液,哪怕只是生理盐水/葡萄糖和维生素,确实可以快速补充液体和能量,促进病毒排出。这边把IV弄得很高端很serious和严重缺乏劳力也有一定关系。

      当然我很同意国内抗生素是滥用,药品回扣可能有一定关系,可我觉得更大的原因是国内医学院的学生都是这么被教出来的:即使判断出是病毒感染,也会用一些抗生素,因为“病毒感染很多情况下会继发细菌感染”。至少我是这么被教出来的。

      这边呢,倒是不滥用抗生素,不过像是滥用止痛片了。Tylenol, advil 随买随用。。。
      • 泰诺是这样打广告的:Get back to normal. Whatever your normal is。
      • 专业人士说话就是专业. 顶一个.
        其实医生国内近年也对滥用抗生素也有意见. 不过有时候还真没办法. 你想想, 父母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一个发烧的小宝宝来急诊, 如果医生说回去多喝水就行了, 你说是不是欠揍?

        另外, 国内医院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 好医院根本就是ICU都得排队. 差一些的医院就恨不得把病人切零碎了来卖钱.
    • 在加拿大,我们的第一个家庭医生,是当着我LP的面,翻书查开什么药的,而当时LP的病只不过发烧3天没退而已。 第二个医生,我儿子发烧咳嗽一个多星期,第二次去看,她还是说没啥,先吃点退烧和消炎药。我们自己根据小孩情况,强烈要求照X光检查是否肺炎或支气管炎,
      开单照肺,发现果然是支气管炎,结果我们”优秀的加拿大“家庭医生马上改药单,强消炎药和缓解哮喘喷雾剂,又吓了我们一跳,根本没有哮喘,开个镇静剂干嘛? 还好,我还有个中国医生弟弟,吃这边开的药之前,统统咨询中国医生先。

      如果楼主真的是学医的话,希望你别成为一个按书本看病的加拿大医生,最好去中国或印度这些人口大国做一下医生,取得实际的看病经验。
      • 楼主需不需要去中国或印度取得实际的看病经验,有必要讨论吗?你不觉得偏题吗?
    • 这边,亲眼见过的人,进医院把一内脏器官切了--做的是其他手术;另一个住院一星期,要移植一内脏器官,无法接受,回国住院一个月治好;
      • 那真是有点骇人听闻啊,怎么都让你听到了。
        • 估计是中国领事馆
          门外发报纸的。
          • 不带这么埋汰人的,就事论事。加拿大以前医院的死亡率都不公布的。从有一年公布后,死亡率就开始下降了。不是说横向比较,是同一个医院。
        • 不想说太细节的东西,手术这事,经验很重要。读了很多书不见得如何。现在国内三甲医院,不是8年毕业的你根本没机会--都是从病人练手开始。
          • 呵呵,国内的医学博士的培养方式现在争议蛮大的,我的一个亲戚是国内名牌医学院毕业的博士,因为现在大学讲究文章数量的任务,所以读硕博期间不得不为导师做大量的实验室工作,很多时候还不得不编造数据过关,结果真正用在临床的技术长进非常有限!
            用他的话讲,医学博士是拿到了,看病的技术倒是反倒没搞明白!现在中国医学博士满天飞,很多学校的8年制毕业的医学博士反而成了四不像,科研不像科研,临床不像临床,经常被业内同事笑话!
    • 听医院工作的人说的,女的,住院尿道手术,把子宫摘了,可怜还没结婚生子;在多伦多医院,夏天时对面那条街可以看到几个挂大牌子抗议治死人的。
      • 这么多的见闻啊,是不是在医院或相关的地方工作?
      • 如果真的有这种事,肯定不用在大街上举牌了,直接律师就搞定了。 另外这么大的事正规新闻渠道肯定会报道的。
        • 这边保险赔偿的条款很多都包括封口的,不要那么想当然。更惨的是还有维权意识都没有的,太可怜了。
      • 看了几个控诉加拿大医生的情况,感觉描述的医生水平处于连医学的最基本知识都没搞明白。大家知道加拿大的医生三部执照考试是出名的严格。我不禁弱弱问问:如果这些是真实的,那么他们怎么可能考过这些连无数优秀的中国移民医生都感觉超难的几步拦路虎般的医学执照考试呢?
        • 语言问题。如果用母语考的话就不一样了。
          • 嗯,语言可能是个因素,但参加报考加拿大医生执照的中国移民医生一般都已经在本地受了医学相关的MSc和PHD的教育,学习或工作多年了,如果把失败原因全归语言问题的话,好象也有点说不过去!
            • 考医生执照对移民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医疗系统的自我保护政策,与本国医学院毕业生比每年给外国医学院毕业生的实习名额非常少,如果不是各方面都很优秀的话获得医生执照是比较难的。有没有在这里读过master or PhD对考医生执照没有影响,在阅历上加分。
              • 知道实习住院医生位置不容易,我的两个熟人就是中国名牌医学院毕业的,在中国做了多年医生,在加拿大读了Master和PhD,但是考初级执照考了5,6年还没考过,也就是还没有竞争实习住院医生位置的资格。听他们说执照考试考题基础临床都考得很灵活,考题难度蛮大的!
                而且加拿大医生刚毕业还不能行医,还必须经过几年的实习住院训练后,再考最后的specialty的考试才能正式看病,况且每隔几年还必需再考试通过Recertification才能保住行医执照!所以听到有些这里有些网友描述的加拿大医生水平处于连医学的最基本知识都没搞明白的地步,客观感觉太不可思议了!再加上我和我父母的家庭和专科医生都挺好的,感觉有些网友刻意贬低加拿大医生连最基本的症状和治疗都不合格的控诉,觉得不太可能啊!
                • 我听说同行是冤家。大夫(包括大夫亲戚)之间互相公鸡是因为有偏见,不予采信。只有患者才有资格评论大夫。
                • 在美加做医生的一大准则之一是不说其他医生的坏话, 医学院 medical/clinical ethics and law 有教导学生
    • 一个被洗脑的人在这里散播脑子被洗过的样子。
    • 呵呵,还真巧,上周去看感冒,遇到几乎一样的例子。
      连看3次医生, 2次walk in, 1次家庭医生。第一个walkin 的医生:绝对是flu, 喝水,泰乐自己解决。找最贵的flu药吃了一个星期,未果。再看。第2个医生:处方药,漱喉水1瓶,近30块,未果。家庭医生:啊莫西林7日量,2天后搞定。10几块。总尔言之,加拿大看医生不错,素质都很高。不理解为什么抱怨。
    • 能不吃药尽量不吃药,不得不吃药尽量少吃药,这根本就是基本常识,任何一个合格的负责任的医生都会如此处理。如此浅显的道理,怎么还有那么多人搞不明白呢?自己不明白,上当受骗已经够可怜了,有人讲解提醒了还要冥顽不化,甚至恶语伤人,被人骗了还要心甘情愿帮人数钱,
      这就是可怜又可悲了。
    • 该不该用药,该用什么药,什么时候开始用药,用药时间长短都是有讲究的,最好不要随便用药,不然反而扰乱身体内环境!
    • 国内现在医生也没有随便开消炎药了,我儿子上个暑假回深圳发烧,三天后到医院去看,医生说是病毒感冒,不用开药,不过还是扎手指头验了血,确定是病毒不是细菌,开了一点小儿板蓝根冲剂就回家了,再过两天就好了。
      • 反而是在这里,有一次儿子也发烧了,已经4天了,家庭医生坚持是病毒,不给开药,到第五天还烧而且说耳朵疼,我赶紧换了一家附近犹太人开的walk-in诊所,
        医生听说孩子耳朵疼不给碰立刻就给开了消炎药,很快烧就退下来了。如果加拿大这边发烧超过三天能象国内那样给扎一下手指验血确定是病毒或者细菌就好了。
      • 我刻意问了我的家庭医生,他解释说如果初步诊断是病毒性感冒,那么刚开始不应该用抗菌素,但经过保守疗法4天后情况没有好转或者加重或出现其他新的症状,这时候应该考虑有继发的细菌性感染,那就应该启用抗菌素了,而且应该用足一个疗程。
        但他又说如果病人的免疫系统功能良好,一般极少出现病毒性感冒后的继发的细菌性感染;但是如果是老弱病残的身体功能一直都不好的话,那么就要额外的注意了! 我觉得医生解释的很有道理。
    • 天朝的醫學院教科書、治療指引全部是抄北美和歐洲的,用的所謂好藥也全部是從這些地方進口的,其他都不行,怎麼就臨床醫生特厲害?都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